打蛇打七寸,中国稀土管制让美国五角大楼慌了神
最近,中国在稀土矿产出口上的新招数,可把美国五角大楼急坏了!一份报告显示,美军超过78%的武器都得靠中国材料“续命”,这下限制一出手,直接戳了他们的“肺管子”。
咱们都知道,稀土这东西别看名字带“稀”,作用可太不“稀”有了。从战场上能打穿坦克的穿甲弹里的钨,到能发现敌人踪迹的雷达里的镓,美军打仗靠的那些先进装备,背后的供应链都绕不开中国。但现在,情况要变了。
4月初,中国宣布对钐、钆、铽、镝、镥、钪和钇等7种稀土元素出口严加管控,以后出口得有政府发的许可证才行。这可不是随便做做样子,官方明确说了,这么做是为了“国家安全”。就像你不会随随便便把自己家里的重要东西给别人一样,国家也要保护好自己的关键资源。
有军事分析专家就说了,虽然中国这次没直接禁止出口,但许可证这道关卡,肯定会让那些依赖中国稀土的外国制造商们心里没了底,以后能不能稳定拿到货都得打个问号。这事儿让人想起2010年,当时中国因为一些事对日本采取过类似行动,当时的禁运令让日本工业陷入恐慌,最终只得乖乖认错,一年后日本稀土的价格还是飙升了10倍。很显然,现在又一次证明,影响国际局势的关键资源是有能被武器化的可能性的。
其实,中国的稀土行业在全球一直是“大佬”,从开采到加工都占据主导地位。而这次限制,就像拧紧了水龙头,不管是美国造高超音速导弹的制导系统,还是医院用来治疗癌症的设备,需要的材料供应都得受影响。在这之前,2024年12月,中国已经对镓、锗、锑这些金属下了出口禁令,这些金属在半导体、红外光学、穿甲弹等武器制造领域都特别重要。
再看看美国这边,从2010年开始,他们军队对含有锑、镓、锗、钨和碲这五种关键矿产的部件的需求就像坐火箭一样蹭蹭地往上涨,仅与镓相关的合同就以每年41.8%的速度增长,这东西在GPS定位和各种雷达里都是“主角儿”。数据公司统计发现,现在美军1900种武器里,8万多个零部件都离不开这些材料,约占美国国防部所有武器的78%。海军更是严重,超过91%的装备都得用到其中至少一种矿产。
中国禁令一发布,这些关键矿产的价格也立马涨起来了。4月初的铽价:从965美元/公斤飙升至3000美元/公斤,涨幅210%;镝价:从425美元/公斤涨至850美元/公斤,涨幅100%;关键矿产的价格涨幅反映了全球供应链的紧张程度。
不过,美国被“卡脖子”的关键还不是稀土难挖,而是他们自己不会精炼。以往经常是把没加工的矿石运到中国,加工好了再买回来。现在中国扩大了出口禁令范围,这条路就行不通了。就算是在澳大利亚开采的锑,只要在中国加工,美国也没法用在自己武器上。算下来,美军88%的关键矿产供应链都在中国的影响范围内。像美军的F-16战斗机、阿利・伯克级驱逐舰和“民兵3”洲际弹道导弹这些重要装备用的锑,大部分都得在中国加工,只有19%的锑能绕过中国的中间环节。
就算美国想摆脱对这几种矿产的依赖,前面还有“坑”等着。造飞机、导弹要用的镁,中国占了供应大头,美国自己压根没囤货。还有造火箭推进器、激光武器和核燃料加工要用到的石墨和萤石,也都面临同样的问题。
那美国打算怎么破解这个困局呢?他们近期的报告里提了几个办法。比如重启美国国内加工产业,但现在美国自己还造不出镓、锗这些东西,更别说利用矿产伴生的特点来高效产出了。比如在中国,一个锌矿的精细加工就能顺便产出不少锗和镓。他们还希望能增加战略储备,说白了就是赶紧囤货,但他们承认在某些情况下,还需首次建立储备。例如,尽管镓和碲至关重要,但仍然没有一丁点政府储备。再就是用人工智能找找那些被忽略的供应商。
正如美国的政府报告总结的那样:“美国在关键矿产方面对中国的依赖是一个日益突出的重大战略薄弱环节。” 除非加以解决,否则这一薄弱环节可能很快就会成为美国威慑力的制约因素,不是体现在资金或兵力上,而是体现在关键元素的稀缺上。
